全力防控登革热,学校如何守护师生健康?
2024-09-22 20:16:4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刘思怡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385

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,主要由伊蚊(常见的“花蚊子”)携带并传染。随着季节的变换,我们也迎来了登革热的高发季节。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,师生的健康至关重要,预防登革热更显得刻不容缓。那么,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防控登革热呢?

1.清除积水,根除蚊虫孳生地
蚊子最喜欢在静止的水中产卵。学校应定期检查校园及周边环境,尤其是雨后容易积水的地方,如屋顶、排水沟、垃圾桶盖、水桶、花盆底盘等。对发现的积水应立即清理,保持校园清洁,防止蚊虫繁殖。以下是一些清理积水的关键点:
花盆底盘:经常清洗,避免积水。
未盖好的水缸:覆盖严密,防止蚊子接触水面。
排水管道:确保畅通无阻,防止雨水滞留。

2.安装防蚊设施,保障师生健康
为了阻挡蚊子进入室内,学校可以在教室、宿舍等学生活动频繁的场所安装纱窗、纱门。适时使用蚊香、电蚊拍、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。此外,建议在蚊虫活跃的时段(清晨和傍晚)关闭门窗,避免蚊虫侵入。教职工和学生应尽量在这些时段减少户外活动,减少蚊虫叮咬的风险。
3.加强健康宣传,提升师生防护意识
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,如班会、宣传板报、家长通知等,向师生和家长普及登革热的相关知识。主要内容应包括:
登革热的症状:如发烧、头痛、关节疼痛、皮疹等。
防蚊措施:鼓励学生穿长袖长裤,尤其是户外活动时,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蚊产品。
卫生习惯: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避免在蚊虫滋生地逗留。

4.定期监测,及时报告疫情
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健康监测机制,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工作,发现师生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皮疹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如诊断为登革热等传染病应立即停止上学(班),并前往医院接受隔离治疗。同时,学校要快速向当地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,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,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。
5.协调社区力量,联合防控蚊虫
除了校内的防蚊工作,学校还应积极与社区合作,开展联合灭蚊行动。例如,参与社区环境清洁活动,在蚊虫高发季节进行校园内外的喷洒灭蚊药物。通过多方联动,才能真正切断蚊虫传播链,保障师生安全。
防控登革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任务,它需要全校师生、家长及社区的共同参与。通过清除积水、加强防护设施、提升健康意识和联动防控,学校可以大大降低登革热传播的风险。守护校园健康,刻不容缓!让我们一起行动,创建一个安全、健康的校园环境!

来   源:汉寿县疾控中心

编   辑:刘思怡

一   审:周海燕 

二   审:朱自刚 曹亚玲 童忠平

三   审:张智峰

责编:刘思怡
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
要闻
视频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